万物简史:影响世界的100大中国古代发明与发现(二十四)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5月2日 星期四 您位于: 首页 → 发明学堂信息  → (浏览)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万物简史:影响世界的100大中国古代发明与发现(二十四) 发布于:2013/05/20
    麻沸散

  
麻沸散是世界最早的麻醉药。
现在做外科手术,一般在手术前要将病人麻醉,大手术需全身麻醉,小手术也要局部麻醉。没有麻醉药,病人做手术要承受多大的痛苦,简直没法想象。
麻醉药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早在战国时期,扁鹊就曾制造出一种“毒酒”,当然它不是“鸩顶红”,一饮就毙命,而是一种麻醉药。传说中,扁鹊曾用麻醉药将鲁国的公扈、赵国的齐婴两人的心换了。
扁鹊发明的麻醉药到底是什么,史书上没有记载。有记载且比较可信的麻醉药是东汉名医华佗发明的麻沸散。
为了减轻病人在做手术时的痛苦,身为名医的华佗走遍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采用各种药材,终于研制出一种麻醉药剂——麻沸散。在手术之前,华佗先命病人用酒服下麻沸散,等其无知觉后,才做手术。相传有一次华佗外出治病途中,遇到一位病人肚子痛得厉害。经诊断,华佗断定他的脾烂了,需要将其摘除。于是,他取出麻沸散,拌酒让病人服下。病人进入梦乡后,华佗随即剖开他的肚子,切除了病脾。将血止住,缝合好伤口,涂上生肌收口的药膏后,仅过一个月,这个病人便痊愈了。【《后汉书·华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kū,剖开)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三国时,华佗还为武圣关羽刮骨疗伤。当时,他建议关公用麻沸散,遭到拒绝。结果关公谈笑自若地边下棋边接受了这一手术。这一直为后人乐道。
后来曹操得了头痛病,招华佗来医病。华佗建议曹操利用麻沸散进行开颅手术,可惜曹操疑心太重,误认为他要谋害自己,将他处死。在临刑前,华佗将麻沸散的配方交给一狱卒,可恨的是狱卒的妻子怕连累自己,将配方烧毁。麻沸散就此失传。
麻沸散是外科手术史上一项划时代的贡献,它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由于麻沸散配方自华佗死后就失传了,直至宋代,我国麻醉技术才有所发展。不久就出现了局部麻醉、正骨用专科麻醉等麻醉方法。而欧洲直到19世纪中叶才使用麻醉药为病人做手术。这之前,他们在做手术时,为减轻病人的痛苦,多采用放血疗法。这种方法是很危害的,血放多了,病人会立即死亡,而血放少了病人一样会很痛苦。
华佗对麻醉药的贡献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承认,有不少专家根据文献特对麻沸散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大致如下:曼陀罗花(也叫洋金花、风茄花)1斤、生草乌、香白芷、当归、川芎各4钱,南天星1钱,共6味药组成;另一说由羊踯躅3钱、茉莉花根1钱、当归3两、菖蒲3分组成。
由于华佗的书籍早已失传,这是不是华佗的原始配方,没人得知。
现代麻醉药介绍
第一种麻醉药笑气
180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动物在氧化亚氮中会失去知觉,但可以恢复。他用一只猫做实验,将它放入盛气化亚氮的容器里,几分钟后,猫几乎完全失去知觉。将猫取出,几分钟后,猫开始活动,半小时后恢复正常。通过一系列实验,他还得出使用吸入性麻醉药要与氧混合的结论,从而为实验提供了依据。
1844年12月10日,美国29岁的牙科医生韦尔斯首次将笑气用于拔牙,宣告无痛拔牙的时代来临。
第二种麻醉药:乙醚
1841年,美国医生朗用乙醚替代笑气,发现其效果与笑气相仿。1842年,他首次主病人手术前吸入乙醚,使其失去知觉,为病人切除了一个瘤子。
随后,美国医生摩尔根也发现了乙醚的麻醉作用,并率先发表他的发现。乙醚很快替代笑气成为外科麻醉药的首选,“无痛外科手术”得以实现。
第三种麻醉药:氯仿
1847年,英国医生辛普森发现氯仿的麻醉效果比乙醚强得多,而且没有乙醚的爆炸性和刺激性,大力提出介用氯仿代替乙醚用于外科麻醉。但在实验中,人们发现氯仿的毒性远大于乙醚,量重时,易导致病人死亡。这限制了它的普及。
第四种麻醉药:
190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植物实验室的克拉克和奈特发现乙烯的麻醉作用。
第五种麻醉药:甲氧氟烷
20世纪60年代,甲氧氟烷被发现具有很好的麻醉作用和镇痛作用。以后,人们将它发展成为临床应用的一种吸入性麻醉剂。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3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