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宋应星 (二)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5月4日 星期六 您位于: 首页 → 发明学堂信息  → (浏览)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宋应星 (二) 发布于:2013/09/05
    二、宋应星的早年经历

宋应星的祖先在元代(1260—1368)以前本姓熊。元、明之际(十三世 纪六十至七十年代),熊德甫就任南昌府丰城驿宰,娶当地宋氏为妻,因避 兵乱,就改姓他妻子的宋姓,迁居在奉新县东雅溪(今潦水)沿岸。明代以 后,宋德甫和他的后人便世代定居在奉新北乡的雅溪南岸务农。
宋德甫一家到雅溪定居后,乘明初政府鼓励垦荒之际,开发了附近的土

地,种植桑麻、水稻,兼营养蚕,逐渐成为经营地主。

宋德甫以下五辈传至宋迪嘉,都是靠经营土地、养蚕、发迹。宋迪嘉之 子,宋应星的曾祖宋景(1476—1547),字以贤,号南塘,公元 1505 年中进 士,历任山东参政、山西左布政使、南京工部尚书转兵部尚书,进京师都察 院左都御史(正二品),卒赠太子少保、吏部尚书,谥庄靖,是明代中期重 要阁臣。他为官清廉,曾推行“一条鞭法”的改革政策。他的家族被封荫, 从此宋家成为官僚地主家庭。

宋景有五个儿子,第三子宋承庆(1522—1547),是宋应星的祖父。

宋承庆字道徵,号思南,自幼在本县为庠生(秀才),博学能文,娶龙

潭黄氏,继娶泥湾顾氏,顾氏生宋国霖(1547—1629),就是宋应星的父亲。 宋承庆在 27 岁时早逝,只留下孤子宋国霖。 宋国霖字汝润,号巨川,不到一周岁时就已丧父,由母亲顾氏抚养,后

在叔叔宋和庆(1524—1611)照养下成人,少补诸生,在庠 40 年,一生都是 秀才,没有做官。

从宋景到宋承庆一代人时,宋家还是繁华府第,佣人前呼后应,具有阁

臣府第气派,但是,到了宋国霖时,家境逐渐萧条下来。

宋国霖有 4 个儿子,长子宋应升(1578—1646),字元礼;次子宋应鼎 (1582—1629),字次九,号铉玉,是甘氏所生,在本县为庠生,没有做官; 三子宋应星,与应升是魏氏(1555—1632)所生;幼子宋应晶,字幼含,为 王氏所生,副贡生,后来绝意科举,迁居到县城。

宋应星小时候和大哥宋应升一起在叔祖宋和庆开办的家塾中读书。 宋和庆于公元 1569 年中进士,授浙江安吉州同知,进广西柳州府通判,

不久就辞官归里,在本乡兴办教育事业。

接着,兄弟二人又投师于族叔宋国祚,和他们的族侄宋士逵、宋士达等

人一起就学。

宋应星幼时先学诗文,又学经史子书,接受封建正统教育。宋应星喜欢 游历,和哥哥宋应升等人结伙游历的地方有县城北的狮山,再往西北 50 里的

越王山。越王山南的会埠,有宋家的大片地产。县城西 120 里的百丈山,是 全县最高的山,山上有百丈寺等名胜古迹;有唐宋以来文人士大夫们的诗文 碑刻。北乡以东是新建的,那里有宋家的亲友。再东行 80 里是省城南昌。
宋应星自幼聪明伶俐,几岁就能作诗,有过目不忘之才,很得老师和长

辈们喜爱。

宋应星后来又和宋应开、堂叔宋国璋(宋和庚子)、族侄宋士中及本县

的廖邦英等人就学于新建举人邓良知(1558—1638)。

后来,宋应星又考入本县县学为庠生,熟读十三经和历代史书、诸子百

家。

宋应星在哲学方面,最推崇的是张载(1020—1077)的关学。 张载是北宋凤翔郿县横渠镇(今属陕西眉县)人,字子厚,公元 1057

年中进士,熙宁(1068—1077)初为崇文院校书。不久,退居南山下,教授

诸生,学者称横渠先生。因是关中人,所以称他的学派为关学。过去曾以周

(敦颐)、程(颢、颐)、张(载)、朱(熹)并称,但是张载反对周、程、

朱以“理”为万物的本源,提出虚空即气,主张气为充塞宇宙的实体。由于

气的聚散变化,形成各种事物现象。承认物质先于精神而存在,具有朴素的

唯物主义因素。宋应星即从张载的关学中接受了唯物主义自然观。

宋应星对天文学、声学、农学和工艺制造之学都有很大的兴趣。

公元 1603 年,江西巡抚夏良心在南昌府刊刻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宋应星熟读此书,这对他后来写作《天工开物》很有启发。

宋应星还喜欢音乐、作诗。

宋应星青年时代的主要时间和精力,基本上都花在了科举的应试上。 公元 1615 年,宋应星和应升到省城南昌参加乡试。参加这一年乡试的江
西考生有一万多人,但中举的却只有 109 人,宋应星名列第三,宋应升名列 第六,奉新县考生中只有宋应星兄弟二人及第,又名列前茅,所以当时的人 称他们为“奉新二宋”。

宋应星弟兄受到了乡试成功的鼓舞,当年秋天,他们就前往京师(今北

京)应第二年的会试,但是,二人都是名落孙山。

宋应星弟兄决定下次再去参加会试,为了作好应试准备,他们就前往江

西九江府古老的白鹿洞书院进修,当时任洞主的是著名学者舒曰敬(1558—

1636)。

舒曰敬,字元直,号碣石,南昌人,公元 1592 年中进士,是个有成就的 教育家。他的学生涂绍煃、万时华、徐世博、廖邦英等人后来都成为著名的 江西学者。

公元 1619 年,宋应星弟兄和舅父甘吉阴进京会试,但二兄弟仍未及第, 但他们以为第三次可以成功。

公元 1623 年,宋应星第兄第三次进京会试失败。 公元 1627 年,宋应星弟兄第四次进京会试失败。 公元 1631 年,宋应星弟兄第五次进京会试失败。

这时,宋应星已 45 岁,宋应升已 54 岁,他们的宝贵的青壮年时间,就 这样消磨在科举上面。从此他们绝了科举之念。

虽然宋应星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但这五次水陆兼程的万里跋涉,

并不是一点意义没有。在这些长途旅行中,他打开了自己的眼界,扩充了社

会见闻。沿途他们经过了江西、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等省的许多

城市和乡村。沿途他有机会在田间、作坊从劳动群众那里调查到不少农业和

手工业生产技术知识,为后来写作《天工开物》等书作了准备。没有这些经

历,他就难于写出这些著作。

宋应星也在几次进京会试途中耳闻目睹了明末社会的现实情况,这些情

况不容易在书本中了解到,只有到基层做细致的社会调查,才能真正观察和

体验到明末的许多腐朽的社会现象,掌握到更多的实际资料。

这时候,社会矛盾激化,尤其是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激化,土地兼并

越演越烈,赋税繁重,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发生。城市居民和封建统治者的

矛盾也发生激化,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首次出现。明朝统治集团内部也矛盾

重重,像宋应星这样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材却得不到录取,说明科举考试本身

都充满了腐败。所有这些,在他的很多政治性的文章当中,都在一定程度上

得到了反映。

宋应星在他多次应试失败的惨痛教训中,体会到终生埋头书本而缺乏实

际知识,是真正的不足为道。他终于下决心放弃科举,转向实学,钻研与国

计民生有切实关系的科学技术,开始了他一生中的重要转折。

宋应星在实践中悟出这些道理后,就利用原有的文化知识虚心向工农群

众请教,并及时记录下有关工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终于写出了不朽的《天工

开物》这部宏伟的科学巨著。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3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