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课程让学生“动起来”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5月5日 星期日 您位于: 首页 → 发明学堂信息  → (浏览)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比特课程让学生“动起来” 发布于:2014/11/21
    摘要:在如何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新课程定位在人的发展上,具体指向能力、个性为核心的发展。课程的实施要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位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本文结合学校开设的学生本位课程—比特课程,阐述课程对于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比特 课程 个性差异 个性发展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应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再次强调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于是,如何发展学生个性成为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生命成长的重要平台,而课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让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学校开设了学生本位课程,即“依据学生个体特点和需要而设计的课程,它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也可以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的比特科技校本课程对于促进学生个性张扬、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一、创设新奇灵动情境,激发学生个性
  某种程度上,传统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存在。然而,学生是人,“人之为人的特性就在于它的本性的丰富性、微妙性、多样性和多面性。”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因势利导,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学生的学习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或技能训练,而是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等内心情感的全面参与,而这些情感的激发离不开良好的学习情境的创设。
  1.创设开放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兴趣
  古希腊著名生物学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燃烧的火炬。”因此,教师要创设充满新奇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比特实验室,完全“颠覆”了传统教室的模样,是具有极强“冲击力”的全新空间:蔚蓝色的天花板下,悬挂着一朵朵白云;课桌课椅是由白色透明亚克力板和绿白相间纤维板拼装成的,不是成排成列地面向讲台,而是组成一个个方阵,学生围“方阵”而坐;讲台对面的墙上,醒目地挂着一只“倒走的时钟”;室内陈列着一个个由五颜六色的“几何板块”、带声控和温控传感器的创意作品。这种别具一格的空间设计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枷锁,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被吸引,并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
  2.营造宽松课堂氛围,迸发创新火花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教师只有积极营造民主平等的心理氛围,消除教师的权威感和神秘感,才能将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身要求,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潜藏的个性充分地体现出来。
  比特实验课的第一个环节是“故事-实验”,它强调的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是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碰撞。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有的同学向大家介绍发明家创造的小故事,共同体验着挫折感、成就感,从而意识到发明是无数次尝试的结晶;有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传感技术和传感元件的基本功能等相关知识,在彼此的思想互动中接受了全新的科技知识。这一看似简单的“说”、“听”环节,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以学生兴趣能力为基础,以主动体验为特征,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内驱力,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实施分组合作教学,发展学生个性
  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加登纳认为:“教育对孩子最大的帮助,是引导他们走入适应的领域,使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达到最大的成就感。”新课程也强调,课堂教学改革要以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为目标。“课堂虽小,意义却大,它使我们一步一步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可见,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追求个体文化新生命、达成个体创新的意义生成的世界。但由于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压力,使得相当一部分课堂教学仍然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其中感受到的更多的是知识的压力,没有通过知识而积极地启发世界的意义。”再加上受班级授课制的限制,学生的个性更加被压抑和遏制。因此,比特课程的教学采用异质分组、合作探究的全新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得到保护和完善,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
  1.在自主探究中感受乐趣获得成长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关于个体学习的内部心理过程的描述和解释,认为学习是建构型的,学习的本质是主体与外界的交互行为及其内部认知加工过程,是主体通过活动对体验的内化、知识意义的生成和人格精神的建构过程。因此,必须构建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为根本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比特课堂教学的第二环节“主题-创意”,切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特点,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搜集资料,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整理归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而进行自己的创造构思,一旦构思卡壳,他必须再次回归课本,寻找新的突破口,这种被创作激发起的求知热情是任何被动学习所无法比拟的。整个过程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强调了学生的主动获取和分析消化,突出了学生自主探索的主体性原则,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尝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在合作交流中展示自我获得能力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新课程标准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对话、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提倡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因此,合作学习成为当今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多的学习方式,以小组合作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实现最佳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
  比特课程的第三环节“设计-创作”,小组的每位同学尽情发表自己关于主题的思考和创意,遇到分歧,他们会相互争辩,在一次次的辩论中最终达成本小组的综合创意,然后,按照小组设计图,分工完成作品设计和内部电路组装。当然,创作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尝试-失败(挫折)-反思-再尝试”的过程。这一环节充分调动和发挥了每个学生的最大潜力,实现了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辩证统一,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解决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三、开展多元多维评价,丰富学生个性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关注学生的不同特质,提出了多元智慧理论。他指出:每个人有七种不同的智能与特质,如语文智慧、数字智慧、空间智慧(感知视觉空间的能力)、动觉智慧、音乐智慧、人际智慧等。这一理论强调教学评价要重视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让不同特质、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肯定和欣赏,进而树立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个性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扬长教育,而不是补短教育。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且对他们的优点和长处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发展,这是个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现代教学新理念的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自评为主,结合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可以使评价更为民主、公平,更为客观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成长情况,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从而扬长避短,完善自我。
  比特课程的“评价—总结”环节,学生展示富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并对作品的设计进行自我陈述,然后,进行学生自评为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这一环节调动全体同学参与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肯定学生的成功体验,注重师生的互动交流,既为学生以后踏入社会,根据社会生活行为准则校正自身行为奠定基础,也有利于形成宽容、理解、信任的融洽的师生关系。
  2.评价角度的多维化
  新课程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评价是为学生服务,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为此,评价中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个体精神,以促进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实现其自身价值。多元智力理论将原来被列在非智力因素中的部分内容、情感智力的内容统一到智力的麾下。因此,新课程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比特作品的主体构造是电子积木化的,包括积木化的桌椅、积木化的电子模块、积木化的外形等。积木的灵活性打破传统固化的课堂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可改变的、分散和集中相辅相成的多元化模式。因此,它没有统一标准和答案,给了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其评分标准也是完全个性化的,“只和自己的过去比较”,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超越极限的发展空间,使其增强自信心,发现自我。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要求,为学生有个性、有特色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对学生的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总之,比特课程作为一门前沿新颖的校本课程,其课堂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纠偏和革命,也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它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能针对他们的不同特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学之有趣、手脑多用、情智互生,进而发掘其内在的潜能,使学生成为有自身独特性的个体,成为新世纪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1]黄伟.让每位学生拥有自己的课程[J].教育科学研究,2001,(6):32.[2]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15.[3]刘铁芳.课堂真好[J].福建论坛.2007,(3):89-90.[4]刘铁芳.人、世界、教育:意义的失落与追寻[J].教育研究,1997,(8):28.作者:惠明  来源:创新时代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3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