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莱伊尔 (八)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您位于: 首页 → 发明学堂信息  → (浏览)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  我要发布信息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莱伊尔 (八) 发布于:2015/07/20
    火成论者则相反,他们把地壳变化以及矿产的形成完全归于火山、地震 的作用,过分地强调了“地下火”的动力。他们认为地球的历史是一个无穷 无尽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地面的起伏与破坏,新大陆和地表新形态 的形成,总是周期性地重复发生的。并且提出地表的起伏所以会破坏,是由 于风化作用的关系。而新大陆和地表的新形态所以会形成,则是由于洋底在 地球内部的地下火作用之下上升的结果。他们把花岗岩的形成解释为由于地 球内部熔融体结晶的结果,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的不同类别,在地球历史上的认识具有一定进化论的思想。尽管郝屯及其火 成论也存在某些片面性和局限性,但他们的理论在当时代表了地质学中的进 化论学派。他们论述了地球不断发展的原理,由地下构造力引起地壳运动的 原理,海陆有系统地更替的原理,由深处侵入的岩浆凝固而生成的脉岩充填 裂缝的原理,矿藏生成于岩浆岩和沉积岩接触带的原理,这些理论都为人类 生活与生产实践所证实。这些理论的确立,大大推动了地质科学的进步,因 而火成论获得越来越多的拥护者,并且在这次论战中取得了胜利。
      郝屯去世后,他的挚友普雷菲尔于1802年撰写了《关于“郝屯地球论” 的说明》一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郝屯的观点。由于普雷菲尔对郝屯理论了 解深刻,文章写得生动、流畅,引人入胜,有力地宣传了郝屯的理论,从而 使其闻名于世。
      一个学说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其历史因素,并为时代背景所制约。水成 论和火成论的论战,主要是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开展的,它必然受到当 时对自然现象认识的局限。因此,两种理论各有其片面性,甚至把臆测和推 论当成唯一的真理,各执一端,相互指责、漫骂,一时闹得水火不相容。据 有的资料记载,有一次两派学者相约在英国爱丁堡附近的小山丘下集会,因 为对这里地层结构的成因,各有不同的看法,展开了一次现场学术大辨论。 从争论,发展到相互指责、对骂,最后竟然拳打脚踢,演出了近代科学史上别开生面的一场闹剧。
      但是,从地质科学的历史来看,18世纪未19世纪初的这次水成论与火 成论的大论战,在推动地质科学理论的完善、系统及迅速发展方面,还是具 有重大意义的。这次论战,显示了地质学中进化论思潮的生命力和地位,对 自然不变论以及被奉若神明的创世论、洪水论、上帝和神学各种概念给予了 有力的冲击。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3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