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5年5月16日 星期五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空气中挤水!中澳科...  05/11
   2024年河北省知识产...  05/05
   内蒙古有效发明专利...  05/01
   中国发布丨去年我国...  04/24
   我国77项发明获日内...  04/19
   武汉一公交管理员发...  04/09
   中国学者研发集成规...  04/03
   截至去年底 河南全省...  03/31
   斩获重要专利 山西美...  03/23
   2024年全市高价值发...  03/14
   安徽每万人口发明专...  03/05
   河北去年高校发明专...  03/02
   永州高价值发明专利...  02/19
   2024年新疆专利授权...  02/14
   2024年安徽省发明专...  02/06
   国家知识产权局:20...  02/03
   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  01/25
   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  01/17
   安徽省每万人口发明...  01/13
   2024年我国国内发明...  01/11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71 7402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彻底打破国外垄断2007/01/02
    科学时报北京12月28日讯 (记者潘锋)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庆祝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座谈会”上了解到,2006年,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面积已占全国抗虫棉种植面积的75%,彻底打破了国外抗虫棉种子的垄断。目前,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棉花主产省的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种植率达到100%。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题词:“发展生物技术,服务农业需求”。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以及卢良恕等多位院士专家出席了座谈会。

  成立于1986年6月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是以农业生物技术前沿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的国家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20年来围绕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国家重大需求,在农业生物资源重要功能基因的筛选利用、植物基因工程与分子育种等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性成果。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分子育种技术获得重大突破,“编码杀虫蛋白质融合基因和抗体表达载体及其应用”发明专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抗虫基因知识产权的国家。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林敏向记者介绍说,利用“编码杀虫蛋白质融合基因和抗体表达载体及其应用”和“两种编码杀虫蛋白质基因和双价融合表达载体及其应用”两项专利,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已经培育出了64种适应不同棉区需要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1999年~2006年间,全国累计推广国产转基因抗虫棉1.56亿亩,为国家和农民增收节支400亿元人民币。转基因抗虫棉的产业化缩短了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差距,增强了我国农业新兴生物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国际地位。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