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雨花区电院社区的活动室里,枫树山小学“我的发现”自主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此举行。周辉霞 摄 本报讯(记者 周辉霞)远看是根固体胶棒,摸一摸,滑滑的,闻一闻,香香的,不是胶棒,那到底是什么?小学生易琢然揭秘:这是便携皂棒。谜底揭开后,雨花区电院社区的居民们纷纷点赞,直夸小家伙年纪虽小,思维灵活。
近日,春寒料峭,电院社区的活动室里却是一片热闹,枫树山小学“我的发现”自主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此举行,社区居民济济一堂,在听小小发明家们讲述和演示他们在生活中的新发明和新发现。在今年寒假期间,枫树山小学有数十个这样的学生活动小组,入社区、街道开展研究,由31名党员老师担任助教和伴行者,在所居住的社区开展志愿活动和进行个性化研究学习。
易琢然是怎样想出点子发明这种胶棒式皂棒的呢?他跟社区的叔叔伯伯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在去年假期旅游时,他和妈妈在酒店里清理行李时,发现所带的肥皂因为高温而软化,变得黏糊糊的了。而且日常使用的肥皂用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变得中间薄、两头厚,造成浪费,不得不丢掉。被浪费的肥皂是否还能发挥作用、能否在旅途中使用?带着这两个问题,他在一次动手做手工时无意中发现胶棒小巧、便携,如果将废肥皂软化制成条棒状,取代胶块,就能一举两得。在这个想法的指引下,他最终发明了便携式皂棒,并获得了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的一等奖。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