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小孩跌落安全窗、多功能自助茶水机、红酒托盘……西南二中的体院馆内,孩子们正向渐渐围拢的观众介绍自己的创意发明。日前,三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展示会在此举行,一件件充满奇思妙想的科技发明、科技实践、科幻绘画等作品呈现在观众眼前。 据了解,本次大赛共诞生了13项科技发明、9项科技实践、17项论文等奖项,并有3人上榜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从现场的获奖作品看,实用型的生活小发明和深入田间的科技实践是本次展示会上的亮点之一。
由儿童坠楼事件引发设计安全窗的想法
“我们现在常用的窗户都是面积比较大的铝合金窗,一般是两扇左右推的玻璃窗,一扇窗的面积很大,推开后大人可以很容易地跳出去,小孩就更容易了。”当看到一则则令人惋惜的儿童坠楼事件发生,黄帅萌生了一个想法:是否可以改造窗户的结构,设计一个防小孩跌落的安全窗。
来自三水实验小学的黄帅平时就爱动手“解剖”一些玩具,思考一些问题,这个“科研课题”对他来说不算很难。“其实我之前也有类似的想法,想过在窗台设置一些东西,防止窗台上的物品掉下去。”黄帅告诉记者,他曾想过在窗户外加一个翻板,当小孩越过窗口时,翻板就会自动翻起来挡住。但是,老师认为这个方法成本较高,也不实用。
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思考后,最终黄帅在搭乘公交车时获得启发。“有一天,我坐公交车时,看到车窗是分两格的,上面一格又分为两个小格。”于是,黄帅突发奇想,在日常的房屋大窗下部做小窗,大窗只有大人能开,小孩只能开小窗,小孩就不能从小窗爬出去了。他还建议,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可以合理设置窗锁的高度和位置,更好地防止小孩坠楼。
雪梨瓜嫁接的奇妙之旅
除了创意多多的科技发明外,本次展示会还新鲜“出炉”了很多科技实践作品。
家住乐平镇大旗头村的罗学锴笑着说:“看着每年春、夏、秋三季都能收成优质的雪梨瓜,不仅外乡人惊叹,连我这本地人也很好奇。”当得知大伯父是雪梨瓜技术指导员后,罗学锴赶紧登门求学,利用今年暑假深入田间,开始了雪梨瓜嫁接法的实践之路。
在20世纪初,随着雪梨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雪梨瓜不能连作的缺点逐步凸现出来,严重制约着乐平镇雪梨瓜种植业的发展。后来在乐平镇农办牵头下,联合区农业局、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最终研究实践出破解雪梨瓜规模化种植的嫁接育苗技术。
“雪梨瓜嫁接是利用南瓜、白瓜等抗病害强的植物作砧木,以雪梨瓜作接穗,而嫁接前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罗学锴讲到,首先把一定量的种子放到水里浸泡,让其吸足水分,促使芽的萌动,然后经过搓洗、晾晒等环节。“整个环节很奇妙,就像是给种子宝宝晒晒太阳、泡泡澡、洗刷刷。”罗学锴打趣道。
待前期准备做好后,就要开始给南瓜苗和雪梨瓜苗“动手术”了。罗学锴用双手生动地比划着,讲解了整个嫁接的流程。他提醒到,嫁接成功后,还要将雪梨瓜根系盖上并浇足水,10天后再用刀片断去雪梨瓜根,这样“手术”才算大功告成。
本次大赛共有13项科技发明、9项科技实践、17项论文获得一等奖,黄帅和罗学锴分别获得科技发明和科技实践的一等奖。另有3人入围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斩获奖项。
三水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大赛的科技发明大多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孩子们很注意从生活的细节中发掘出一些巧妙的点子,而且一些科技实践报告也是来源于田间街巷,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刘陈 罗湛贤 经科))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