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自动报警器、地震报警器、多用途道闸杆……这些不是科研所的研究项目,而是宜昌中小学生们科技创新的成果。15日上午,宜昌市第十三届青少年科技节总结暨颁奖大会在城区召开,全市8000多名青少年学生获得各类奖项,其中900多名学生发挥奇思妙想发明创造,分获科技创新一、二、三等奖。 宜昌市伍家岗小学三年级的胡康喆因发明“地震报警器”获得科技创新小学组一等奖。他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会有震感,利用电路连接悬挂的铁钉和铁圈,发生震动后,两者接触接通电路,警铃就会报警,红灯也会闪烁。说起创意来源,小康喆称,主要来源于生活,想着地震危害大,希望能及时感知地震,慢慢尝试就发明了这个。
获得科技创新初中组一等奖、来自宜昌市十六中708班的张杨尔格也说,他发明的“多用途道闸杆”原理也很简单。“母亲是物业公司的,平时小区里车进车出,速度快容易伤人,加减速带又需要成本。而小区门前都有道闸杆,车子进出都会抬起来。我就想车子进出时,道闸杆能不能降到地上去,作为减速带使用,这样一举两得,也节约了资源。”
获奖者们多表示,这些“金点子”都来源于生活中的细节,多是因为遇到难题或值得思考的事情后,萌发了解决的想法。
此外,记者了解到,参赛学生如要查询获奖情况,可通过微信添加“宜昌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输入名字即可。三峡新闻网—三峡晚报时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