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对发明的痴迷,今年28岁的王冲说,这得“归功”于一次被罚款经历。 2005年7月,王冲从盘锦市田家职业高中汽车维修专业毕业,被辽河油田录取,成为曙光工程技术处的一名修井作业工。2005年12月的一天,天上飘着小雪,王冲这天的工作是值夜班看井。看了一会儿,瞧瞧也没啥事,王冲就进入了梦乡。第二天早晨,风把门吹开了,王冲被惊醒,出去一看,雪地上有些零乱的脚印,他知道不好,一盘点,果然丢了两个电瓶、两个吊卡和一个通井规。
为此,王冲被罚款3000元,还被要求在全体职工面前作深刻检查。刚参加工作就摔跟头,让王冲非常懊恼。他想找个什么东西,帮助把小偷抓着,为自己挽回面子,但跑市场、上网查都没有。从小就喜欢鼓捣电器的王冲,索性自己开始动手搞研究。半年时间,反复试验,最后终于成功,曙光工程技术处12个作业大队全都安装了他发明的作业井场防盗器。有了这个装置,小偷一接近井场,报警器就发出鸣叫。从此,井场再没有丢过东西。
“原来,发明创造并没有想像的那么难。”第一次搞发明就获成功,这让王冲对发明有了热情和信心。
2008年5月,一井架因钢丝绳松弛拉力失去平衡,导致井架倒塌,一名油田员工被砸死。这件事让王冲非常痛心,他觉得,如果能有一种装置监测井架钢丝绳松弛情况,及时进行加固维修,这种事故就不会发生。为此,月收入微薄的王冲就自买零件,花了2000多元钱成功研制出井架拉力检测系统。井架拉力检测系统安装在井架作业机上,通过力传感器监测6根钢丝绳受力是否均匀,过大、过小都会报警,提醒加固维修。
曙光工程技术处有18类设备,按照规定,每台设备每天都要报运行情况,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更主要的是,每台设备情况全靠人填写,而员工素质参差不齐,责任心因人而异,因此,设备状态、什么时候该保养、什么时候该小修、什么时候该大修,基础数据就不准确,设备管理自然不科学。处里希望王冲研究出一个数字化管理设施,能够对所有设备及使用设备的人进行实时监控。
2011年,王冲开始了这个项目的研究。为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王冲自掏12万元搞这个项目。夏天研制出,在机动车上试用,好使,但冬天由于气候变化,又不好使了;在实验室时好使,用到车上,由于机动车电压不一,用在有的车上就烧毁了;机动车行驶路况不一样,过于颠簸的路面,由于震动又造成了“死机”……遇到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硬件改了9次,软件改了6版,用了近3年时间,王冲终于研制出设备数字化分析管理系统,并获得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资料采集节省11个人;固定设备400小时一养护,移动设备5000公里一养护,设备实现了科学养护,固定设备养护成本下降40%,移动设备养护成本下降72%,设备完好率达到97%;由于车辆实行了定位,实现了灵活调度,提高了机动车的使用效率……仅机动车使用一年就可节省800余万元。辽河油田公司有各种设备15.6万台(套),如果全部应用设备数字化分析管理系统装置,年可节省6亿元。
今年8月,辽河油田公司工会以个人名字命名了23家“职工创新工作室”,已经有了20余项发明的王冲名列其中。工会给“王冲创新工作室”配备了小型车床等技术革新需要的设备、检测仪器等,还拨付了资金,这让王冲非常高兴,他说,以后再搞科技项目不用自己垫钱了。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