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社设备技术部工程师发明新的门牌地址表示法,已通过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初步审查株洲网讯(记者陈正明)门牌号码是单位、商家、住户的“身份证”,可不少市民根据传统的门牌地址寻找目的地却可能遇上困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株洲日报社设备技术部工程师李雨声经过多年的钻研,发明了单方向中点距门牌地址表示法。
问题
按传统门牌号难找到目的地
前段时间,今年读大三的小王去做家教。“对方说在先锋路23号,可我在先锋路上走了几个来回,也没找到。最后没办法,只得让学生出来接。”小王说,他是土生土长的株洲人,也经常遇到按门牌号找不到目的地的囧事。
对小王的遭遇,李雨声深有体会。“传统门牌号提供的有用信息本来就很少,既没有一个大家熟知的编号起点,编号的方向也不明确。”他说,现代建筑的规模大小不一,加上人为跳号、挑号越来越多,原本“街道两侧号码临近”这唯一有用的信息,如今也被破坏掉了,通过门牌号估算距离也要大打折扣。比如,建设路333号离建设路555号还有多远呢?
记者陪同李雨声一起上街,在新华西路上发现,某门店的号码为295号,可街对面的另一家门店却已经编到424号了。天台路上,中国移动株洲分公司门牌号为139号,向西走,中国银行株洲分行为61号,再向前某西餐厅又变成了127号,让人摸不着头脑。
“按传统的门牌寻找目的地,往往要走不少冤枉路。”采访中,不少市民如此反映。
事实上,正因为传统的门牌号存在以上诸多的问题,现代人在出行访友、寻商约会时已经很少提及它了,取而代之的是先找一些标志性的大建筑或者知名地点,确定大致范围后再进一步根据对方提供的“多方面”信息来定位,但仍不能保证每次都顺利地找到目的地。
办法
按距离编码,重排门牌号
那么传统门牌号的问题应如何解决?多年持续关注门牌问题的李雨声,日前发明一种新的标示方法,通过距离编码,重新编排门牌号。目前,该方法已通过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初步审查,进入国际审查阶段。
据介绍,此方法首先按照普遍公认的方法将每一条街道确定一个中心点,以此作为编码的起点,然后再根据具体街道是南北走向还是东西走向,以及该门牌位于中心点的那一边,选取一个表示此方位的文字(例如中文的东、南、西、北;英文的E、S、W、N等)作为“方向标”,以“米”为单位的数字则表示该门牌离中心点的实际距离——“中点距”,“方向标”和“中点距”合起来就组成了李雨声发明的“单方向中点距门牌”。更为巧妙的是,利用“方向标”和“中心距”的前后位置关系就可以清楚地区分街道的两侧。
比如,建设路的中心点为中心广场,建设路是南北走向,神农公园位于建设路上,中心广场以北,所以“方向标”就是“北”,神农公园距离中心广场520米,“中点距”就是“520”,“520北”就可以准确定位到神农公园。神农公园正对面的日杂店,则为“北520”,“北”从“520”的后面跑到了前面,这样一来不管是道路哪一侧的门牌,贴到墙上后,“北”字始终位于“520”的北边,非常直观。
观点
“新方法定位信息丰富,给人直观距离感受”
据了解,单方向中点距门牌标示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给人直观的感受,受道路改扩建影响小。
站在街道中间,面朝中心点,街道左侧建筑,方向标在前,距离在后。如果目的地在“新华路520东”,你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目的地距中心点520米,北侧;“新闻路118西”表示该门牌地址位于新闻路中心点以西118米,南侧;而“新闻路西118”则表示位于新闻路中心点以西118米,北侧。“不用去现场,在地图上就可大致定位,确定最佳出行路线。”他说。
市民政局地名办主任李曙表示,“该方法确实具有很多的优越性,定位信息丰富,能够给市民直观感受,清楚了解距离,方向等,给市民的出行提供很多便利。不过,具体实施起来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适应。”
知多点
1、方向标怎么选?
对于方向有变化的街道,以穿过中心点处的方向为准,偏角不大于45度。还可以在中点距没有方向标的一侧加圆点,显示表示中心点的方向,如“西300·”;或者在中点距和方向标之间加一个箭头,如“西←300”。
2、知名度低的街道怎么标?
知名度较低的街道,可将与之相交于中心点的那条街道名作为这条街道的街道名前缀,并可递归。如“新闻路-夕阳巷”、“黄河路-新闻路-夕阳巷”。
3、同一街道用方位分段成不同街道名怎么办?
同一道路用方位分段成不同道路名的,建议合并成统一的道路名。如建设北路、建设中路、建设南路合并成建设路。(株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