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记者来到位于金银路39号的邓申义发明文字艺术馆,采访刚刚从外地创作回来的邓申义。走进艺术馆,浏览挂满墙壁的方块英文创作和绘画作品,记者不时震撼:在商丘一个貌似普通的民宅里,蕴藏的竟是震惊世界的艺术宝藏。
坐在记者面前的邓申义,中等身材,说话慢条斯理。只有谈起他的方块英文创作、谈到他的绘画,眼里才露出兴奋的光芒。
邓申义是地道的商丘人,老家在睢阳区毛堌堆乡,他自幼酷爱发明。1980年从商丘参军,198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中国画。经过多年的探索,他创造了独特皴画技法,把中西画风融为一体,以大泼墨造势,勾线飞笔,使中国画中的山水具有极强立体感。他大胆构想、巧妙用笔,作品寓意深刻,成为畅想派画家的代表人物。著名美术评论家夏硕奇这样评价邓申义的绘画作品:“很有霸气,智慧加技巧,敢为天下先。”中国画研究院展览馆原馆长沈希诚说:“邓申义先生的画作,具有表现主义的张力,体现了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精神,他以燃烧的激情、以人为本的艺术形式,创作出为大量的为人类呐喊的艺术精品。”
邓申义发明方块英文是在2006年。2005年至2008年,他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畅迪科技发明公司工作,经常把自己的书法作品展示给外国朋友。那些外国朋友特别喜欢中国书法,感叹毛笔的神奇。但他们不懂中文,只能看个热闹。怎么让中国书法与英语结合起来?成了邓申义思考的一个课题。
经过思苦冥想,邓申义发现了汉字与英语的共同之处:汉字由若干个偏旁部首组成,能够拆分;而英文单词由多个字母组成,也可以拆分。如果把字母当作“偏旁部首”,就能写出像汉字的方块英文。
他把英文字母按照中文方块字的书写方式,依照汉字上下、左右的顺序书写英文,使英文单词易认、易读、易记,结束了英文不能书法的传统观念,在国际上引起轰动。
2008年,邓申义的“方块英文”获得发明专利(专利号:200810004307.3)和国家版权保护。
2008年6月,在美国拉斯韦加斯举行了一次中国艺术展,主办方邀请百名华人艺术家现场表演,邓申义也受邀在现场进行“方块英文”的书法表演,现场观众感到这种书写英文的方法很稀奇,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2009年8月,在全国第十八届发明展览会上,邓申义现场展示了自己发明的《英文汉语化组合写法》,将英语单词字母重新组合,用汉语书法的形式展示出来,形成整篇书法作品。
联合国发明家协会国际联合会IFIA主席安德拉斯、中国发明协会理事长朱丽兰对此发明给予充分肯定,称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2008年,邓申义用“方块英文”书写的《联合国宪章》被联合国收藏;《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被北京奥组委收藏。在庐山风景区,他用“方形英文组合文字”书写的郑板桥的《咏竹》诗,和当代众多书法名家的作品一起被制作成了庐山刻石,装点着祖国的河山。
近几年,邓申义用“方块英文”的形式拼写出了6000多个常用英语单词,并用“方块英文”书写了中国传统诗词。
一位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学者说:邓申义发明的方块英文对于世界文化的影响,给予怎样高的评价都不过分。如果将“方块英文”开发成输入法软件,运用于电脑中,对于英语文化将是颠覆式的革命。
故土情深,邓申义深深地爱着商丘。2012年,在梁园区委、政府的支持下,他把发明文字艺术馆办在家乡。
艺术馆面积400多平方米,收藏了邓申义自2001年以来他创作的100多幅书画艺术作品和多幅“方块英文”长卷,同时包括他的“蔬菜酒”、防治艾滋病药物、防伪酒瓶等100多项发明专利。
邓申义说,商丘是他的家乡。在向全世界推广“方块英文”中,他要将故乡作为基地,将商丘作为推广“方块文字”、融合中西方文化的发源地。
最近,邓申义的“方块英文”入选文化部《2014中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手册》,并获得200万元推广和开发资金扶持,这无疑又给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商丘文化发展史上增添无限光彩。
采访结束时,邓申义兴奋地告诉记者,他的新书,方块英文版的中国古诗108首书稿,创作和插图已经完毕,很快就要出版。
“新书出版后,不仅是商丘、河南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也是中国对外交往中一份厚重的国礼。”邓申义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记者 罗演周 商丘网—商丘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