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2000余名“小发明家...  07/06
   长江经济带发明学会...  07/01
   川庆钻探职工创新成...  06/26
   “土发明”打败“老...  06/18
   黑龙江省8项发明专利...  06/11
   2项金奖+13项优秀奖...  06/08
   中宏网:智能耀银河...  06/02
   艾晨光:用“小管件...  05/25
   行进中国|6297项发...  05/21
   空气中挤水!中澳科...  05/11
   2024年河北省知识产...  05/05
   内蒙古有效发明专利...  05/01
   中国发布丨去年我国...  04/24
   我国77项发明获日内...  04/19
   武汉一公交管理员发...  04/09
   中国学者研发集成规...  04/03
   截至去年底 河南全省...  03/31
   斩获重要专利 山西美...  03/23
   2024年全市高价值发...  03/14
   安徽每万人口发明专...  03/05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71 7411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临沂基层"发明大王"化晨冰:5年捧回21项国家专利2015/01/02
    他毕业于上海一所高等学府,却扎根在沂蒙山区基层工作20余年;他不善言谈,一头扎进科技创新中乐此不彼。据统计,从2010年1月至今,他申报发明专利23项,获得各类国家专利21项。他就是临沂电力战线上年轻的“老技师”、有名的“发明大王”化晨冰。

化晨冰展示他发明的井盖开启器。
  几千斤重的井盖,一个人轻松开启
  2014年12月30日,在兰山区白沙埠配网改造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施设线路,一名施工人员仅使用了一个外观简单的开启器,轻松撬起了几千重的电力井盖。
  “这是我今年10月份设计制作的工井盖开启器,现已获国家专利。”在施工现场指挥的临沂供电公司兰山客户分中心高级技师化晨冰说。
  他介绍,以前要撬开几千斤重的电力井盖,需要使用钢钎,再由几个人共同合作,才能将井盖撬开,费时又费力,通过多年实践,他采用杠杆和机械原理,设计制作了简单易用的工井盖开启器,施工人员再开启重型井盖,就不用再犯愁了。
  化晨冰告诉记者,这种新型工井盖开启器,不仅解决了配网智能化施工中频繁开启井盖遇到的难题,还有效避免了钢钎撬盖容易伤人情况的发生。目前,他的这项发明专利已在全国电力系统中推广使用。
  酷爱钻研,半夜来灵感起床做试验
  “化晨冰为了搞发明创造,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常常是半夜来了灵感,立马起床做试验,有时候休息日也跑到单位一个人忙活。”工友李景华说。在工作中,大家都称化晨冰为“专利哥”,因为他好钻研、爱琢磨,想法最多,在工作中爱动手又爱动脑。
  李景华说,化晨冰发明工井盖开启器,最能说明他爱钻研的韧性。最初,他看到工友经常因为开启电力井盖而犯难,有的用铁丝拉,有的用钢锆撬,还有人因操作不当,被井盖砸伤了脚。化晨冰于是下决心要发明一个专门开启工井盖的工具。
  接着他就付诸行动,但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工井盖开启器却经历了无数次试验与改进,从一代、二代到现在的三代。每次都要到电焊工那儿找人焊材料,到卖弹簧的商家那儿找厂家定制弹簧,到市场上一家家售卖的工具寻找灵感,再到现场做数十次的试验……最终,他成功了!
  “36岁的化晨冰在一线工作了22年,是大伙公认的年轻老技师,从2010年1月至今,他共申报发明专利23项,获得各类国家专利21项。”李景华说。
  这些发明创造全部是大伙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难题后,他钻研发明出来的。像工井盖开启器、新型高压线跨路警示牌、低压电缆弯曲装置、二次接线模具、新型电缆走向标识牌等等,每一项发明都凝聚着他许多的心思和汗水。
  热心公益,乐为小学生当辅导员
  工作之余,化晨冰还担负着方城、汪沟等多所小学的课外科技辅导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学校里为小学生做课外科技辅导,讲解如何发明创造、如何安全用电知识。
  每次讲课时,化晨冰都结合自己的发明创造给孩子们做示范,告诉小学们创造就在大家身边,关健是肯动手、肯动脑,谁都能发明创造出有用的东西。
  多年来,化晨冰养成了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这些好习惯都是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化晨冰说,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他做口哨、折纸、草编等,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学着做点实用的东西是很有趣的事。
  化晨冰大学毕业后,父亲要求他对待工作一定严谨认真,在他参加工作的第一天,父亲就对他说,“踏实工作,少说多做,多干活,多干点有价值的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工作和生活充满热爱,并在实践中深思熟虑,反复实验改进,发明创造的成果也许就悄悄地降临到我们的头上。”化晨冰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工作和生活中,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记者 刘青 通讯员 张洪亮
来源:琅琊新闻网-鲁南商报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