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老鼠也能上央视!2月6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我爱发明》栏目用50多分钟的时长,报道了我市25中发明指导教师冯晓明和他的“捕鼠神器”。这位仅有小学四年级文化水平的六旬老人,不仅有着数十项专利,还在湖北文理学院、襄阳五中、市25中等学校担任发明指导教师。一个偶然上了央视
“冯老师,我在电视上看到你发明的隐形捕鼠器了,恭喜您!”2月9日下午,冯晓明正在樊城工业区一间临时租来的房子里捣鼓他的宝贝,亲朋好友、学生接二连三打来电话祝贺。
2月6日,央视《我爱发明》栏目用50多分钟的时间,报道了冯晓明和他的“捉鼠特攻队”。节目还原了冯晓明发明、改进三代“捕鼠神器”的全过程,检验了三代捕鼠器的功效。
中国创造学会副理事长张增长说:“(冯晓明发明的)捕鼠器利用红外感应,技术虽然简单,系统却稳定且科学合理。”
冯晓明和他的发明能够走进央视,纯属偶然。“家里老鼠成灾,各种捕鼠装置都用上了,见效不大,把您发明的捕鼠器给我试一下吧。”2014年秋,冯晓明教过的学生、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博士安忙忙向老师求助。冯晓明赶紧给他寄了一架捕鼠器,只几天时间,安忙忙家里的老鼠就销声匿迹了。安忙忙把捕鼠器带到学校,引起了恰巧在华师采访的央视记者的注意。
去年11月,央视记者来到襄阳。栏目组跟着冯晓明拍摄了5天,完成了相关专题。
学生质疑催生捕鼠神器
2007年,湖北文理学院物电学院聘请冯晓明担任发明创造课老师。“你能不能发明个东西,让我们看看。”一个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水平的人到大学讲课,遭到大学生们的质疑。“好,你们想让我发明什么?”冯晓明问。“我们宿舍有老鼠,就发明个捕鼠器吧。”一些学生答。
冯晓明欣然接受挑战。他买来十几种捕鼠器,通过研究发现,市面上的捕鼠器几乎全是阻挡式的,只有撞击触发机关,捕鼠器才能夹住老鼠。“如果可以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让老鼠落入圈套就好了。”冯晓明决定发明一种隐形捕鼠器。他请大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图纸,制作电路板。经过多次实验改进后,一架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隐形捕鼠器诞生了。
第一代隐形捕鼠器利用红外感应原理,老鼠经过捕鼠器时,阻断红外线,触发机关。然而,如果老鼠速度快则很难被捉。冯晓明不断改进,目前推出的第三代捕鼠器利用热感应原理,老鼠只要进入热感应区域,就会被扣住。
第一架捕鼠器做好后,冯晓明来到一家饭店实验,两个小时,扣住了4只老鼠。
他带的学生人均一项专利
冯晓明是一位发明达人,目前拥有数十项发明专利。
2005年,经市科协牵线搭桥,冯晓明等一批本地发明达人走进校园,成为编外教师,为学生讲授发明创新课。
市25中副校长韩际岚介绍,冯晓明带的40多人的科技兴趣小组,有50多项专利,人均一项专利。在冯晓明的指导下,襄阳五中、市25中、湖北文理学院的学生申请了两百多项专利。“襄阳五中学生詹玉月,有7项发明专利,最终被清华录取。”谈起自己教过的学生,冯晓明不无自豪。“我有两个心愿,一是想带领更多的学生参与发明创新,另一个是实现隐形捕鼠器的批量化生产。”谈到未来,冯晓明这样说。汉江网-襄阳晚报刘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