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换水的生态小鱼缸、防蚊蝇电纱窗、多功能载物车、坐姿矫正仪……一件件科技创新产品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3月14日上午,合肥市第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在合肥市科技馆举行,本次大赛主题是“创新·体验·成长”,来自全市50多所中小学校的203项学生竞赛作品、21项科技实践活动作品和29项科技辅导员作品经过层层选拔最终亮相本次决赛,项目涵盖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数学、化学、工程学、医药与健康学和动物学等13个学科。 “实时消毒”扶手杆
记者现场发现,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操作的“公共场所自动实时消毒扶手杆”的小发明颇受专家、学生和家长们的好感。“我这款扶手杆根据物理学毛细作用和浸润铺展原理,通过在公共扶手表面构建超亲水性表面,实现扶手的自动实时清洁消毒。”作为此项设计的发明者,合肥市45中八年级四班的姚恽热心为大家讲解消毒扶手杆的工作原理,她告诉记者,由于自己每天上下学都乘坐公交车,很自然的就关心起作为城市里使用最频繁的公交车辆卫生情况。
据介绍,目前一些公交机构对车辆进行定期消毒,虽然能部分缓解遗留在公交扶手病菌的传播,但无法及时杀死扶手上的病菌,因此发明一种能对病菌进行实时消毒的扶手杆十分必要。“从去年3月开始研究,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这款小发明。”姚恽说,制作材料共花费了100元左右。如果将来能投入市场进行批量生产,价格也比较便宜。“可用在公交车、医院等人流密集的场所,我下一步的计划是在扶手杆上加入手环等设计。”她对自己的发明充满信心。
“拼拼、转转”学识字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单一的识字过程是非常乏味的。合肥市香格里拉小学的丁林玲教师自制的“猫头鹰教识字”转盘则赋予了枯燥汉字学习娱乐性和趣味性,深受学生喜爱。
“这款设计主要针对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通过转动猫头鹰眼睛后方的小纸板,可以同时实现同部首不同生字和同生字加不同部首的教学。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收获了快乐,还发现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她讲到,学生们一旦掌握了识字规律,就可用此类别方法,触类旁通,学习生字。值得一提的是,猫头鹰转盘的制作材料全来自废旧物品,实现了环保。
此外,可根据空气质量的好坏进行自动升降的窗帘、利用生态学及食物链循环等原理设计的不换水生态小鱼缸等设计贴近生活,操作简单,非常实用。据悉,本次大赛的部分优秀作品将选送参加安徽省2015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记者 许谚)来源: 中安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