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工具: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 仰之弥高的发明 | 2015/03/17 | ·无限杂思· 星期不是用于时间的计量,而是为了安排社会作息。没有它,计时和历法都不受影响。但它控制了社会的基本运作,安排了基本的作息行程 仰之弥高的发明 刘洪波/文 在日常的时间单位中,唯一可称发明的是星期。 时间在文化意义上都可以说是发明,但源头上还是对天地运行的发现。日、月、季、年,来自自然,向下切分是时、分、秒,向上归约是旬、代、世纪等等。只有星期,纯属人工发明。 星期不是用于时间的计量,而是为了安排社会作息。无论在计时体系中,还是在历法体系中,星期都像是一个不速之客。没有它,计时和历法都不受影响。但它控制了社会的基本运作,安排了基本的作息行程。 星期是西方历法系统下的概念,随着格里高利历的推行而推广。“公历”的运行使星期成为人们的习惯,建立起星期日的社会权威,而国家的时间管理则使星期从时间概念变成国家制度,一周双休就是国家法定。 星期的起源据认为有两种,一种是与星相相关,一种是与犹太教、基督教传统相关。古巴比伦人将一月分为四段,并用太阳、月亮、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土星命名,对应于一个月亮周期中可见月亮的28天。这些天体有轮值时间,影响人们的生活。古巴比伦的占星术随着亚历山大对埃及和波斯的征服传播到希腊罗马世界,古罗马的一块碑上写着:土星当值那天,不论夜晚或白天,一切事物坠入黑暗,降生者处境险恶,失踪者无法找到,卧病者濒于危险,被盗财产不能复得。 中国在周代把一个月分成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四段,但并未流传下来。唐代中期,巴比伦占星术经摩尼教徒由中亚传入中国,将日月五星称为“七曜”,各有主日,称日曜日、月曜日、水曜日等,各有宜忌。敦煌文献中,日曜日不得吊死问病、出行往亡,月曜日不得裁衣、剃头、剪甲,火曜日不得聚会作乐、结交朋友、迎妻纳妇,如此等等。 现代社会中,星期安排的社会行程不是吉凶,而是用来规划工作和休息。在这个意义上,犹太教基督教传统的星期概念,是现代星期制的直接起源。犹太人奉行六天工作一天休息的循环,基督教承袭犹太星期和按数字标明星期几,犹太教-基督教的创世神话有很大的文化影响力。但星期日作为法定休息日,最早还是人为,由君士坦丁大帝在321年公告决定。 即使在基督教世界,表示星期的词汇在各种语言中仍然存在差异,有的用基督教称呼、有的用行星或神话人物命名,可视为民族性与宗教对抗的残留。英语中一周七天的名称,源于盎格鲁—萨克逊语和古斯堪的纳维亚语,星期日和星期一来自日、月,星期二、三、四、五用北欧神话中的战神提乌(Tiu)、主神沃登(Woden)、雷神托尔(Thor)、爱神弗丽嘉日(Frigg)命名,星期五是罗马农神萨杜恩(Saturn)。 法国大革命曾经制定“共和历”,共和历规定了时间管理上十进制,星期被“旬节”替代,公民的“第10日”与反革命的“星期日”发生了激烈的斗争。尽管大革命的成果多被巩固,但反对星期的斗争失败了,就像在中国,民国成立后多次发起“元旦”对“春节”的斗争都无功而返。苏联1929年制订的新历法中,5天一个星期,每天有五分之一的公民休息,取代“资产阶级游手好闲”的星期六和星期日,结果1931年就又行变通,规定每月统一的5个休息日,1940年恢复了星期制。 星期虽然与“公历”体系充分融合,但实际运用中完全可以作为一种短期性的社会节奏而单独运用。换言之,哪怕不采行“公历”,排除掉宗教文化因素,星期也可以运行于社会作息安排。星期被普遍采用,与其说是公历的有效性或者宗教传播的生命力,不如说是因为它能够很好地适用于现代状况下人们统一进行短期时间安排的要求。这个古老的发明具有如此长远的有效性,不能不说它内在地发现了人在身心上对周期性休整的需要,而这一需要又因现代工作体制的建立而更加迫切。 农业和村社时代,整个社会节奏缓慢,除了坐班的官吏,周期性作息的必要性还不太明显,随着现代工商业社会的展开,大多数人被纳入高速运转,城市化、工业化、资本化等都在迫使人守点运行并加快节奏,如果没有定期休整,劳动力的再生产都会中断。星期制以一周至少一天的休息,保证了劳动的可持续性,也为休息权、社会管理、生活丰裕等话语的展开提供了条件。星期这样一个时间单位的发明,实在是一件仰之弥高的事情。来源:长江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