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清经济开发区,浙江斯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跃华坐在办公室里。在他的办公桌、沙发、茶几周边,堆放着各种设备与器件。千万别小看这些“玩意”,它们里面包含了不少专利。 “这根本不像是个董事长的办公室。”见记者如此发问,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的徐跃华答道:“我就喜欢搞点创新。”
发明创造在一般人眼里是很难的一件事,但在徐跃华眼中,这是他除管理之外的日常工作。今年1月份,斯泰信息科技就完成专利申报18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入驻开发区两年多来,企业单单花在申报专利上的费用就超一百万元。可以说,发明创造,让斯泰在德清大地上开始腾飞。
说起创造发明,徐跃华一路走来,不是波澜不惊。从2000年开始创业,他手里一共拥有和申请专利200余项、著作权10余项。而其中最精彩的,莫过于浙江斯泰与德国费希尔公司的“锚栓”之争。
2001年6月,斯泰信息科技首批拥有10多种专利背栓产品进入市场,适逢德资企业费希尔公司遭遇其背栓在华南城建大学地震试验中,出现构件掉下来的事件,如此一来,斯泰信息科技的锚栓市场销售一路攀升。这时,费希尔公司深感市场压力,于是改进工艺。其间却发现要改进的工艺已被竞争对手抢先申请了专利。从2001年10月开始,费希尔公司的中国子公司慧鱼(太仓)建筑锚栓有限公司先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申请斯泰公司石材、陶瓷用锚栓等多项专利无效。在长达多年的维权过程中,最终斯泰公司全胜并反诉成功。
一枚不起眼的小小锚栓,不仅打赢了和德国公司之间长达多年的专利官司,还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了第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这枚获奖的 “石材陶瓷用锚栓”,拿在记者手里非常轻。它的造型也很简单,小小一枚,只有2厘米左右长,直径差不多1厘米左右。徐跃华说,就这小小的锚栓,包含了30多项发明专利,并形成专利保护。更为了不起的是,它的抗震能力能够达到相当于12级地震的强度,可抵御龙卷风、风暴。
据了解,锚栓是一种金属紧固材料,可用于各种幕墙、大理石干挂施工中的后加埋件安装,也可用于设备安装,公路、桥梁护栏安装;建筑物加固改造等场合。
目前,斯泰信息科技的石材陶瓷用锚栓已被全球认知,美国、日本、欧洲等设计大师们也依“斯泰数据”作为外围护设计依据,广泛应用在奥运会体育主场馆、中组部新办公楼、中纪委大楼、500多米高的重庆环球金融中心、336米高的天津津门塔等众多城市超高层标志建筑,及数以千计的国家和地方的重要建筑物表面石材、瓷板等连接上,甚至用于一些世界标志建筑。南京地铁1号线16个车站,要求列车运行时的紧急制动冲击波,相当于10级地震的水平,用的也是这种锚栓。德清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