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源不少,发明专利申请量却不匹配;发明专利不少,专利走向市场的却凤毛麟角。专利转化率低的问题能否破解?陈鼎凌认为,发明专利证书的本身并不能够全面衡量一个项目的含金量,不能光以发明专利的数量或落地的数目来衡量“发明创造”,而要高瞻远瞩看待这一事物。“专利实际性的审查仅仅审查的是技术方面的,只是审查前人有没有做过这个项目,不见得说一些发明专利一定就有市场潜力。至于说发明专利是定位当前还是未来,某些发明项目是基础项目,会对今后十年二十年产生巨大的影响。” 陈鼎凌说,“真正要深入到创造型社会的话,不能光看专利成果转化数量有多少,还应该提升到质量品质和定位上,这样才能把发明创造工作实质性往前推进,不流于形式。”陈鼎凌介绍,近几年来,一些企业对于技术专利等重视不够,企业之间的知识产权纠纷越来越多。一个企业涉及专利纠纷后,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和较长的时间来解决和理顺。“发明家团队每个人对知识产权纠纷都深有感触,都深入其害。”如何破解这一困境?陈鼎凌说,发明团队除了提升业务水平外,还要组团发展。“打个比方说,某个单项的发明都是电路板的一个零件,如果每个发明家都把零件贡献出来组成一个应用型的电路板,这个时候技术含量就高了,就超越了零件的范畴,形成产业。这个大产业捆绑的是N多个专利,N多个技术,这样的发明创造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研发专利,才能顺利地往前发展。”陈鼎凌说。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