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岁,应该颐养天年,但1924年出生的宗恩泽老人却闲不住,继续着他年轻时发明创造的爱好。他随子女从兰州迁至深圳后,用他的话说“依然在忙着捣鼓‘小发明’”,且乐在其中,这让他看起来比真实年龄年轻得多。他理想远大,不但想让自己的发明得到认可,造福他人,还想让这些产品打上中国文化的印记,为民族争光。 家住光明新区丰泽湖山庄的宗恩泽老人已经90岁了,有很多发明,包括防治颈椎病的枕头、“搓背不求人”用具等,近年都已申请了专利,送给朋友用,反响挺好。不说不知道,高手在民间。
为搞发明花去不少退休金
宗恩泽出生于河北廊坊,1949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畜牧系,在兰州工作,退休时是研究员。他业余时间喜爱搞发明,机械类的较多(如获得国家专利证书的汽车排挡杆密码锁技术等),如今已有20项专利,1965年他曾获得过兰州十大发明家称号。6年前随子女迁户入深后,他钻研的兴趣不减。他说目的之一是多用脑,防止思维迟钝,亲手做样品,要锯、锉物品,可锻炼身体;二是能为社会做些有益之事。
他每月的退休金有数千元,除了旅游,其余全花在做专利样品的原材料和申报专利上,所以,没有存款,吃住靠子女。亲自去申请专利,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函件、电话频繁来往,反复写材料,他不觉得辛苦。他说,对发明创造来说,深圳有许多优势,氛围好,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圳代办处办事,工作人员“没有否定情绪”,这是鼓励;二是容易买到原材料;三是找加工样品的地方多,且都很客气。他很感激坂田一五金厂老板,去年做样品去加工材料无数次,要切割、焊接等,人家只收了一次钱,后来,他只好送些旅游礼品表谢意。
目前有4项专利在公示中
宗先生说,他的发明创造全来自生活,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苦思冥想或突发灵感而来。
他在兰州时多项锁类设计获专利,来深圳后,南方潮湿,保险柜里的物品易受潮发霉,便设计了密封干燥保险柜,做出样品,获得了专利证书。这项发明虽有基础,关键在锁上,但要确保保险柜通风又不进水,也不容易。
他曾有严重颈椎病,治疗效果不佳,医生建议用硬物枕头,他试了试,一周后效果明显。从此他开始琢磨,后来便研制出一种圆形枕头,里面配硬物,枕头一边软一边硬,软利睡眠,硬利于防治颈椎病。他说,这跟医生治疗颈椎病用牵引和顶托颈椎骨入手促使颈椎骨和椎间盘复位原理相同。经过反复修改技术,圆枕申报专利后,去年3月他得到《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通知书》。宗先生说,该发明处于审查公示阶段,拿不拿得到专利不一定。不过,他已送出自制圆枕100多个,用了都说好。
翻看他近年申请专利的几大本材料,去年他有4项专利已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公示,除圆枕外,还有卫生卷纸架、袖珍痒痒挠和用于自助搓背、掻痒等功能的器具。“这些设计已修改20遍以上,最终想达到最简单、效果最好、成本最低、有社会推广价值的目的。”
宗先生说,他还有个比较高的想法,就是在专利产品上附着中国文化元素,为民族争光。
马云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况且宗老先生一直在努力。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