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5年11月3日 星期一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中国高质量创新成果...  11/02
   美国《时代》周刊评...  10/30
   我国成功研制轻小型...  10/25
   闪极唱片三合一充电...  10/22
   20个发明创新项目、...  10/01
   从发明全嵌到高端第...  09/30
   戴森设计大奖在华10...  09/23
   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  09/12
   高梵以185项发明专利...  09/04
   江西:每万人有效发...  08/30
   第二十届“宋庆龄少...  08/19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发...  08/13
   安徽每万人口高价值...  08/03
   在海外市场,如何建...  07/26
   人工智能、量子技术...  07/18
   2000余名“小发明家...  07/06
   长江经济带发明学会...  07/01
   川庆钻探职工创新成...  06/26
   “土发明”打败“老...  06/18
   黑龙江省8项发明专利...  06/11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72 7426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中国高质量创新成果闪耀第77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2025/11/02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阮佳闻):第77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 于当地时间11月1日至3日举行。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创新盛会之一,今年的展会吸引了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发明家、企业及科研机构参加,集中展示540项前沿科技成果。

  在德国南部城市纽伦堡的国际展览中心,由中国发明协会组织的中国代表团携168项高质量创新成果亮相本届展会,参展规模和项目质量再创纪录。

  这些成果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7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50家创新型企业,涵盖医疗健康、智能制造、新材料、能源环保等多个领域。

  中国发明协会副秘书长李桂华告诉记者,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为中国创新成果提供了一个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我们组织国内这些创新的主体参加这个国际展,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走出去’。一方面,可以展示我们国家目前的发明创造水平确实很高;二是促进交流;三是推动合作。75届(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举办)的时候我们只有80个项目(参展),今年77届达到168个(项目),相当于翻了一番,大约占项目总数的1/3。科技成果不仅促进科技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应用于实际,提高人们生活水平、造福人类。”

  在展会现场,中国发明创新成果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清华大学团队研发的“零排异人机无缝融合脑机接口系统”能够实现长期稳定的单神经元信号采集而不产生排异反应;哈尔滨工程大学与浙江亿孚氢能装备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海水制氢技术”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香港中文大学的抗体研发项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藻华智能化预警系统,也展现了中国科研在生命科学与生态治理领域的强劲实力。

  展会主办方负责人亨宁·柯尼克在接受总台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展团过去数年带来的成果质量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中国发明家展现出的创造力和开放精神为全球科技交流注入了新动力:“中国此次参展的发明家和发明数量都是(参展以来)最多的,看到来自中国的新发展总是令人兴奋,因为如今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领先优势。中国的进步非常迅速,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带来的项目质量很高,创新程度也非常突出。我们希望推动国际间的合作。中国的产品和创意——无论是初期构想还是成熟成果——如今都积极在这里寻求合作。创新与进步都离不开开放,而中国在这方面走得很远。我们感受到中国非常开放,也积极倡导合作。我们应该学习如何像中国一样,让开放真正促进创新、惠及全球。”

  展会国际评委会主席奥利弗·梅耶也认为,中国创新成果的持续亮相,反映出中国科技体系的成熟与多元,为跨国合作带来了更多可能:“中国展出的项目再次让人印象深刻。我已经参与这个展会五年了,不得不说,中国展出的成果一年比一年好,非常专业,发展很快,展示出的技术都很出色。无论是来自大学还是工业界的团队,都让我们非常印象深刻。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里展示的是中国正在研发的最前沿科技(成果)。”

  除了高端科研项目之外,展会现场还有另一道独特风景线,那就是来自中国的青少年创新代表团。他们的作品聚焦生活实际,涉及的领域包括新能源、家居生活、物流运输、健康饮食等。从智能防座椅倾倒提醒装置,到鼠妇仿生复杂地形救援机器人,再到基于视觉识别技术的电瓶车火灾预警系统等,创意新颖、构思巧妙,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年轻一代的科学热情与创新活力。

  来自上海的初一学生郭宋昱昊向记者介绍了他的发明:“我的装置是基于弹性纤维结构的低成本物流检测装置,它可以在运输过程中检测快递的暴力分拣并且实现责任的划分。我是怎么想到的呢?我的一个亲戚在购买灯罩时,因为暴力分拣导致灯罩破碎,在维权时产生了困难,所以我想设计一个装置能够实现快递暴力分拣的责任划分。当快递经历了暴力分拣之后,弹性限位器会折叠并且导致检测块脱落,上面的二维码就无法被扫描了。如果没有找到二维码,就说明这个快递经历了暴力分拣。通过这个装置,我们可以很好地检测快递的碰撞,消费者也可以拥有更好的网购体验。”

  青少年组评委约翰内斯·丹纳表示,这些作品不仅关注个人生活,也体现出中国青少年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这些青少年的发明围绕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展开,也包含灾害救援和预防,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我很欣赏这些项目的高质量,显然每个项目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

  从实验室的“硬科技”到课堂里的“小创意”,中国不断成长的创新力量正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在这里,创新成为连接不同国家与思想的共同语言。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