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5年11月11日 星期二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中科院专家发明新型...  03/31
   仿生水下快速胶黏剂...  03/30
   温医大学生发明便携...  03/29
   衣食住行和发明创造...  03/29
   民间发明家为专利找...  03/28
   美国19岁少年发明用...  03/27
   重庆专家团队发明新...  03/26
   小发明:护士长灵光...  03/25
   创意产品:Ziggle 便...  03/24
   北创营天津基地发明...  03/24
   外媒:中国留学生发...  03/23
   成都地铁站点的发明...  03/22
   青少年发明懒人叫醒...  03/21
   【武昌理工新发明】...  03/20
   菜农发明捞海参“神...  03/19
   美国一名男子发明火...  03/18
   一农户发明两农机 代...  03/17
   科学家发明特殊玻璃...  03/16
   我爱发明:江城高中...  03/15
   便利贴发明之争再起...  03/14
   首页 [138] [139] [140] [141] [142] 尾页 
   页次:140/372 7427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中科院专家发明新型探针观测生物体内自发性活性氧族2016/03/31
    新华社合肥3月30日电(记者蔡敏)记者30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院智能所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分子荧光探针,可同时对生物体内多种自发性活性氧族进行实时区分和成像。这项成果将为降低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及延缓细胞衰老等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化学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

  生命体内自发性活性氧族在信号传导和维持生物体内的动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过量的自发性活性氧族也会致细胞的衰老以及蛋白质和基因的突变,从而导致癌症等各种疾病。目前在科研和医疗领域使用的荧光探针可以对生物体内的自发性活性氧族进行成像和可视化,是研究自发性活性氧族的一种有力工具,但同时对体内多种自发性活性氧族进行区分和成像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如很难同时检测多种自发性活性氧族、探针的生物障碍穿透能力以及在生物体内稳定性不够等。

  中科院智能所张忠平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以荧光素分子为母体,合成了一种新型分子荧光探针,可以同时对生物体内多种自发性活性氧族进行有效地实时区分和成像。在活的斑马鱼体内,探针分子能够从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和肝脏并经肾脏排出体外,探针分子可以在传输路径上,对各个器官内的自发性活性氧族进行实时成像,为研究生物体内自发性活性氧族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进而为提前防范、有效降低相关疾病发病几率起到重要作用。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